领事保护是外交外事工作的重要内容,是外事为民宗旨意识的具体体现。全市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,市委外办结合领事保护工作职能从回应民生关切、搭建工作平台、提升治理效能三个方面,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出发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从坐等受理向主动作为转变,及时回应民生关切。市委外办坚持“及时、稳妥、有效”原则,一是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,将领事保护服务纳入“三个清单”严格跟踪落实,力求落地见效。二是强化部门协调联动,班子成员带队走访商务局、公安局出入境支队、湖北师范大学等单位实地了解我市出国(境)务工市民、访问学者和留学人员底数。三是结合我市疫情防控出入(境)人员实际情况,以及反电信诈骗和打击跨境赌博等专项工作实际,安排1名同志担任安全员对在国外务工、出国留学、探亲等不同类型市民,持续提供出国风险防范咨询服务,有效处理我市市民在塔吉克斯坦死亡等4起领事保护案件,成功协助2名滞留菲律宾的阳新籍人员归国,对俄乌冲突后滞留乌克兰基辅的2名市民进行劝返,切实做好突发领保案(事)件的应对处置工作,及时处置率达100%,有效维护涉外领域稳定。
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,积极搭建工作平台。市委外办一是建立市级海外安保工作协调机制,实现涉外安全环境进一步优化。二是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印发海外安保工作要点及分工方案,明确相关市直部门工作职责,协调理顺分工合作关系,在全省较先出台了境外安全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和预案体系。三是围绕领保宣传工作,办领导班子主动向省委外办争取业务指导与政策支持,召开主任办公会进行专题讨论,领事保护工作得到有序推进。四是强化风险预警,及时转发驻外使领馆发布的海外安全提醒,印制领事保护宣传海报,制作发放《海外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及出国提醒》领保知识手册和12308口罩,倡导疫情期间“非必要、非紧急、不出国”。五是加强领事保护市县镇村协同联动机制,开展多场“海外安全·领保护航”专题宣传进企业、进社区(村)、进乡镇、进村庄等宣传教育活动,切实提高我市公民的领保意识、安全意识、守法意识。
从外事管理向外事服务转变,不断提升治理效能。市委外办一是积极做好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合作项目风险排查管控工作,及时分析、评估,发现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。二是联合相关部门深入中国十五冶、华新水泥、大冶有色等重点涉外企业开展调研督查,指导企业注册“平安丝路”“信步天下”APP,以及时掌握境外安保政策和风险预警,提高企业境外风险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,为开展对外合作提供坚实涉外安全保障。三是针对大冶、阳新境外涉诈涉赌人员较多、领保案(事)件频发的实际情况,以干带训指导县市外办落实属地责任,强化领事保护和服务意识。四是上门走访缅北劝返人员,结合其亲身经历重点讲述电信诈骗、跨境赌博的危害,以点带面开展国家安全观宣传,教育引导周边群众走正规途径出国(境)从事合法活动,实现外事为民落到实处,推动基层涉外领域治理扁平化、精准化。